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滴滴送货升级用户服务 上线“极速赔”与“超时赔”
滴滴送货升级用户服务 上线“极速赔”与“超时赔”
网经社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 10:47:08

(网经社讯)6月27日,在“2025中国物流企业家夏季年会”上,滴滴送货总经理赵辉发布“极速赔”与“超时赔”两项用户服务升级产品,针对“保价不赔”与“超时纠纷”两项行业难题给出创新解决方案。

网经社物流科技台(LT.100EC.CN)获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强调,传统的方式与思维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基于“AI+物流+供应链”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赵辉表示:网络货运已发展至2.0时代,滴滴送货将肩负起平台责任,基于技术创新推动服务升级,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遗留的待解痛点。

异议必赔 承诺48小时赔付到账

2024年,滴滴送货发布“5大安心服务保障”,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货丢货损” 和 “送货超时” 两大问题始终是用户体验痛点。

屏幕截图 2025-07-04 105026.png

针对 “货丢货损” 场景,尽管货运行业已有货损险、货物 “保价” 等产品来应对意外情况,但在货损理赔过程中,“保价不赔” 的现象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这些产品的设计逻辑要求用户必须证明货丢货损发生在运输环节,一旦用户无法有效举证,就会被认定为异议案件,进而遭到拒赔。

为此,滴滴送货决定推出“极速赔”升级服务,秉持取信用户的原则,由平台负责对于异议案件举证,如果平台无法证明货丢货损是由用户自身原因造成的,承诺“异议必赔”。

赵辉表示,“极速赔”由平台组建专业团队负责赔付审核,简化流程只需用户提供货损照片和价值证明2份材料,承诺48小时赔付到账。“对于鲜花、蛋糕等易发生货损品类,我们通过AI+人工审核提升效率,试运行阶段最快38秒可审核完成并赔付到账。”

目前,“极速赔”已经正式在北京成都、长沙等10个城市上线,上线初期用户可购买最高2000元的“极速赔”保障金额。“未来‘极速赔’将陆续在更多城市上线,并根据运营情况不断升级用户可购买保障额度。同时,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滴滴送货为所有订单免费提供200元‘极速赔’保障。”赵辉说。

推动服务和安全升级 获行业“创新”奖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对滴滴送货服务与安全创新给予肯定,并授予其 “2025年交通与物流领域创新典型案例”奖。

屏幕截图 2025-07-04 105037.png

今年,滴滴送货升级推出“6大安心服务保障”,新增“配送准时保障”,针对“超时纠纷”问题推出升级方案。

在行业1.0阶段,平台企业虽然能够基于供需情况、实时路况、行程距离等数据提前预估送达时效,从而显著提升用户的时效确定性体验,但 “送货超时” 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并且容易引发用户与司机之间的负向沟通体验。

屏幕截图 2025-07-04 105043.png

为此,滴滴送货决定推出“超时赔”升级服务,对于发生超时的订单,平台将为用户赔偿“歉意券”,超时越多赔偿额度越高,以缓解用户对于送货超时的不满情绪,避免用户与司机之间发生负向沟通体验。目前“超时赔”已经在宁波、厦门上线,并将陆续在成都、重庆、长春等城市上线。

除了用户服务升级,滴滴送货还围绕交通安全推出“体系化治理方案”并持续迭代,包括针对不同司机的个性化安全培训课程、高危路口差异化播报、针对性的安全驾驶报告与建议等举措,将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34%。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8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智库”、“会员+孵化”服务;(1)面向电商平台、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2)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培训机构、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3)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应链公司等提供“千电万商”生态圈服务;(4)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免费注册体验全库)基于电商行业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